“在家访时也可适当透露出,家访是为了观察学子适合往官场的哪个官位方向发展,大概能做些什么官员,如果学子长辈许诺能提供帮助,那就接下来,这样我们就有银钱或者是新的先生了。”
    “哦,对了,忘记说了家父之前是状元是做过朝中官员的,现在也有好友在朝中当官,我们书院之前也有几位师兄在朝中做官的,这些都能和学子双亲说说,毕竟定江县内还有哪个书院比我们书院有优势知道官该怎么做,朝中近几年需要哪些官员呢。”
    “想必有些长辈都不舍得先生出自家大门了。”
    此刻说出这些话的楚清和让在场的先生仿佛见到了楚启春本人的样子。
    “诸位,现在是书院的生死存亡之际,非常时刻当行非常事,况且我们此时此刻也在开创一个新的教育模式。”
    彻彻底底堵住了先生们欲言又止的话语。
    楚清和又说了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让先生们下午家访时不要随意答应学子长辈的过分要求,比如一定能当上官之类的条件。
    随后又讨论了第一轮家访中遇到的问题,虽然说大部分学子的长辈遇到书院先生登门都会十分配合,然而也有少部分不够合作的,但随着家访进度的深入,态度也会好转。
    楚槐夏也因为女子之身作为书院先生登门拜访而被人轻视,不过楚槐夏机智的化解了来自学子双亲的刁难,学子的双亲也被她的学识出众深深折服。
    想着青山书院连一介女子的学识都如此渊博,又是前任状元院长之女,不必说做到了副院长之位,还能因为学子的课业情况登门拜访,可谓是苦心孤诣。
    刘先生和季先生听他们分享的心痒痒,早上他们有课,只是出书院到车马行问问他们手上几个学子的家在哪,远不远,来回时间,作价几何。
    之后两位先生就回来给两个班的学子进行讲学,看着堂下惴惴不安的学子,他们只觉得好笑,原来这些学生也不是全然不怕的。
    悄悄这些不安的小表情。
    好在下午的科目不是他们两个上了,换到了胡先生和白先生,也不知学子们会不会缠着问家访情况。
    家访分享会散了之后,楚清和打算在书院内继续完善他的书院改革计划书,累了的时候还能看看书院学子刻苦学习的场景。
    楚槐夏也没着急着去下一家,她在做去下一个学子家时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的预判以及怎么样巧妙地植入家访的另一层目标。
    说实话,今天面对那么多的校问,楚槐夏其实感到有些兴奋,多少年没有人考考她的学问了,她都不知道有没有退步。
    那个学子家的门风还是不错的,那么多的长辈都能出两句题目进行考问,楚槐夏难得体验了一把舌战群儒的快乐。
    楚清和有些头秃,做一个公务员真难啊,居然需要好多好多技能,他该上哪找到合格的老师?
    没错,其实楚清和提出的大多数技能都是现代公务员需要具备的,古代的官员其实不需要懂那么多的乱七八糟手艺技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