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坚定点头:“当然,明年肯定就太平了。”
    永平四年。
    东莱的流民反贼,肆虐到了琅琊境内。
    其首领自号‘天义公’,打着‘天义老仙,法力无边,救济天下,太平永年’的旗号,攻打城池。
    各大豪族纷纷加强募兵,琅琊各城的驻军则据城而守。
    反贼攻打一月无果,便改为劫掠各大村寨,最终向西而去。
    茶山村本就因开春时百姓的种子太少,荒地过多,而收成不好。
    又遭受乱兵洗劫,百姓俱无衣食。
    姜守义带着炎奴,和几十名同村人逃进山里,挖野根度日。
    炎奴依旧吃着草,不知道村里的人和阿翁为何要吃那难咽的野根,他尝过一次,觉得不如草好吃!
    “他们就是太平吗?”
    炎奴指着山下大包小包的军队询问,他听过这群人喊着什么太平永年。
    “不!
    不是!
    他们都是反贼!
    强盗!”
    姜守义眼睛赤红,他们村被洗劫一空,无数熟悉的面孔被裹挟走了。
    “不给咱活路的,都是恶人。
    官府一定会平定他们的,等官府的大军到了,咱们就太平了。”
    永平五年。
    大晋虎威将军苟稀,统帅三万大军平贼,两军在青徐二州交界处对峙。
    反贼中有妖人,擅变化,混入军中扰乱军令、散播谣言、烧毁粮仓,致使晋军大败。
    苟稀收拢败军,流窜青州各郡,行军至琅琊郡,因士气低落,而当地豪族不愿劳军,遂放任军队大索乡间。
    茶山村一粒粮食也没留,哭声震天,不久后举村投入当地豪族门下,沦为农奴,茶山村全部农田归于华县张氏,改名茶山堡。
    六岁的炎奴,此时有半人高,身上的伤口只有隐约的印子,基本好了。
    如今赤着脚,大口咀嚼着干草,也下地帮忙干活,为豪族开垦。
    他纯真问道:“阿翁,是不是太平了?”
    姜守义面色悲苦,愤恨不已道:“好孩子,这不是太平……”
    “虽然是官府的军队,但比反贼更可恶,朝廷一定会严惩的。”
    炎奴很好奇:“朝廷严惩后就太平了吗?”
    姜守义哪知道?他抡着锄头想了想,说道:“齐王几年前就起兵清君侧了,世道乱都是有奸臣造反,等齐王成功,就太平了。”
    永平六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